恐懼症屬於焦慮症之一
主要的焦慮症有三種:

一、概括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
  意指一種持續超過六個月的長期焦慮狀態
  這類患者無法放鬆自己
  而呈現持續性的擔憂及緊張
  導致睡眠障礙甚至破壞正常生活

二、恐懼症(phobia):
  患者對特定事物或情況強烈恐懼
  恐懼的程度超過正常的比例
  其中較常見的如畏懼密閉空間的「幽閉恐懼症」
  害怕與人交往的「社交恐懼症」等 

三、驚慌發作(panic attack):
  患者會驟然發生強烈而無法解釋的恐懼
  這些恐懼多數伴隨身體方面的症狀
  如胸痛、心悸、出汗、反胃、暈眩、僵硬
  坐立不安、窒息甚或斷氣的感覺
  而使病人自以為是心臟病發作
  甚至產生即將死亡的錯覺



焦慮症可以服用抗焦慮藥物來治療
但很難不繼續服用
因此 學習以其他非藥物的方式回應焦慮
才是較有效的處置

建議的方法包括:

一、學習放鬆:
  每天撥出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時間
  進行調勻呼吸、聽輕鬆的音樂、按摩
  飼養寵物、品嚐美味或聞嗅香氣等
  運用身體的美妙經驗遠離焦慮

二、減緩焦慮的運動:
  任何有氧運動都適合焦慮症患者
  臨床証明等量時間的運動比休息不動更有益於袪除焦慮

三、化擔憂為行動:
  避免胡思亂想
  將注意力集中用於實際行動

四、查證事實:
  焦慮很容易被誇大
  許多想像中的恐怖事件
  到頭來都證明是瞎擔心
  因此寧可花時間去求證事實
  莫無緣無故去瞎擔憂

五、當機立斷避免猶豫不決:
  「不確定」佔了焦慮極大的比例
  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因此凡事該斷則斷
  一旦下了決定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心中反倒篤定而不易為焦慮所困

六、分散注意力:
  要把焦慮從腦中趕走並不容易
  越是努力要克服焦慮
  可能弄得越焦慮
  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
  就不再為焦慮騷擾了

七、安排憂慮時段:
  每天固定排出二、三十分鐘的「焦慮時間」專門處理焦慮
  這段時間以外若有任何焦慮 馬上把它紀錄下來
  並告訴自己 現在不是焦慮時段 不理會焦慮
  等到焦慮時間再處理
  雖未必能完全免除焦慮
  至少可以避免將時間跟精神浪費在焦慮上面

八、「去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
  運用如治療氣喘、皮膚過敏類似的原理
  讓病人逐步接觸並習慣其所畏懼的事物
  一點一滴地除去心中的恐懼感
  最終達到不再恐懼的地步

九.、洪水法(flooding):
  讓病人完全沈浸在無垠的恐懼之中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當病人感受到極端的恐懼時
  不要輕易脫離那個情境
  直到龐大的恐懼完全消失為止
  這是一帖速效的「猛藥」
  只在所有的緩和方法都無效
  而且有專業醫護人員在場時才可使用

十、嘗試讓自己「更有用」:
  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焦慮上面
  關心別人不僅能使自己的人生展現新貌
  也減少擔心自己的時間跟精神
  從而避免焦慮的困擾。



以上這十帖「處方」並非人人適用
也未必招招有效
但輕度焦慮的讀者不妨從中選取合適的方法幫自己減壓抒慮
至於焦慮嚴重者
最好還是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專家諮詢、治療,以免擔誤病情

---

幽閉恐懼症:

對於密閉空間或較狹小的空間會害怕、恐懼等
但不見得是沒窗戶的地方
只要是對"小空間"會排斥的人就會不安
他們會覺得那裡有種壓迫感想儘速逃離那裡
如此的情況就叫幽閉恐懼症
而對多小的空間會恐懼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感覺不同 
 

人群恐懼症:

基本上這種症狀分為兩個方向
一是看到人群就會產生厭惡感、驚慌失措、緊張等等
二是當只有自已一個人的時候會產生這種感覺

---

[轉錄]奇摩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s415 的頭像
    aries415

    夢 想 大 門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