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1.)的回答:

認知心理學概略的內容
就是人類如何將外界的知覺刺激
轉換成心理表徵的訊息
讓我們進行解讀的工作

舉例來說
你看到某個人看你時皺了眉頭
在知覺上是視覺感官神經接受到訊息
動作電位送到了大腦視覺區
再轉換成心理表徵
當你意識到對方皺眉頭
進行解讀 就是認知的範疇了

可能解讀成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

  我很難看?

  我有狐臭?

等等之類比較糟糕的解讀
社心上稱內歸因

也可能是

  他肚子痛?

  他對陌生人都如此?

  他一定個性比較孤僻?

等等的 社心上稱外歸因
認知治療則是應用
主要藉由是認知的概念
意即以我們所認為的世界
對所有知覺到的訊息做解讀
可能有好有壞
應用上則是從解讀上下手
因為未必人所做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往往受到當時環境及情緒的影響
所以心理師會不斷詢問這種想法是主觀還是客觀
可能是自己這麼覺得
但實際客觀上未必如此
當我們回想某個事件或場景
那時候當下的想法
稱為「後設認知」

利用假設再次發生同樣的事件
來做認知上的調整

應用這些方式
來進行認知治療
如何讓個案能夠將自己所認知到的訊息盡量客觀地處理
如果造成心理困擾
藉由改變解讀訊息
來達到減緩或消除可能的心理困擾

以上所講的都是概略性的簡易說明
不足再請版友補充

對(2.)的回答:

這部分類似於「自我預言實現」
比較是在社會心理學上有提到

---

[轉錄]PTT實業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es415 的頭像
    aries415

    夢 想 大 門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