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The beautiful mind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英國研究人員說

精神病是因為腦子先天有缺陷造成的

跟後天的環境沒有關係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是一個人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大致來說 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
或是在所謂的「休息狀態」
(也就是說雖然不是真的睡覺,但也不是在積極的工作)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在治療憂鬱症方面
具有積極快速的療效
根據中醫師指出
以水煎藥為主 科學中藥、針炙為輔的治療
病患的「漢氏憂鬱指數」都可降低
成功治療憂鬱症高達90%

以中藥治療可使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大幅減輕
情緒控制也會同步逐漸正常
遠離自殺念頭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中醫部對憂鬱症療效評估
乃是採用國際通用的「漢氏憂鬱量表」
朱恩立主任指出 近半年來醫院收案治療10人
憂鬱症的病人經1 ~ 2個月的水煎藥為主
科學中藥、針炙為輔的治療
漢氏憂鬱指數分別從重度、中度降至6分以下者9人
成功治療憂鬱症高達90%

朱主任表示
透過「疏肝解鬱」、「溫補脾腎」、「清泄虛火」
治療憂鬱症有極大進展
在十名治療的個案中
有在青少年時期即患病
經1個月中藥治療幻聽幻視、頭暈減少9成
學習能力漸恢復 目前已重新上學
還有上班族重度憂鬱
經2週中藥針炙治療 已重新投入職場
也有十年病史的患者 常半夜驚醒難眠
經3週中藥治療 驚恐頻率大幅減少
記憶力食慾正常 漢氏憂鬱指數1
已可輕鬆自在過生活

他指出 中醫治療憂鬱症的優點成功率高
療效快又佳、復發率低
後期2 ~ 3個月更著力於增強體質
故能穩固療效 大幅減少復發率
即使復發多由輕微的自律神經失調開始
即時回診便能快速恢復正常

 

 

這是真的...厲害的中醫~甚至一把脈就可以說出你憂鬱的症狀
中醫學真的把人體狀況跟情緒的link 摸的很清楚
何止能治憂鬱~是西醫不懂而已
我朋友說很有效 不過價格實在不便宜 學生較難負擔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直接以小鳥「『啄』這個動作的次數」
與「獲得食物」間的關係為例來說明
就是說小鳥傻傻的啄啊啄~啄啊啄

啄到什麼時候才會啄到食物呢?

 

Ratio】:當啄到某個次數之後,才會給予食物

fixed ratio(FR)」:
當小鳥啄到某個固定的次數時,就會獲得食物

<例子說明>
一開始只要有啄就有給食物

後來達到某個一定的次數才給
漸漸的次數慢慢增加
(ex:啄2次就給->5次才給->10次才給)

<
特徵>

當小鳥漸漸抓到了某次的次數之後
每次得到食物之後都會先休息一下
因為牠知道之後只要一下再盡力啄N次就可以得到食物了



variable ratio(VR)」:
沒有固定的次數規則

<
例子說明>

也許一開始小鳥啄了2下才給牠食物
但隔一段時間又變成要啄10下才給
然後再隔一段時間可能又變成只啄1下就給...
並沒有固定的次數規則存在

<
特徵>

因為次數並非固定的
所以小鳥無法抓到次數規律
牠並不知道這次獲得食物之後
下次該啄多少下才能再得到食物
所以只好不停的啄
因此就沒有像在FR的休息現象出現了

結論:

因為VRFR而言,少了每一次休息的時間
所以小鳥啄食的效率:VR>FR



Interval】:隔一段時間間隔才會給食物

fixed interval(FI)」:達到一個固定的時間間隔後,才會給予食物

<
例子說明>

以「FI 4」為例,就是說每當小鳥啄啊啄啄了4分鐘之後
就會獲得一次食物作為獎賞
也就是說如果時間若還沒到達4分鐘

小鳥啄到死了也沒用...

<
特徵>

小鳥漸漸的學到在4分鐘之前,啄的再努力也不會有成果
所以就學會在時間差不多到的時候再盡全力去啄
得到食物之後又可以繼續休息3分多鐘的時間
也就是說當小鳥習慣某個時間間隔之後就會開始偷懶
所以每個間隔間小鳥的啄食次數會越來越少次
(ex:一開始不知道規則=>可能在4分鐘之內啄了20
     但漸漸的小鳥發現好像不管啄多少下,都不會比較早獲得獎賞
 
    所以每4分鐘內所累積的啄食次數可能就會漸漸下滑)



variable interval(VI)」:

在一個時間間隔之中的「某一個」時間點,會給予獎賞

<
例子說明>

以「VI 4」為例,時間間隔一樣是4分鐘
但是FI是當時間線走到了4分鐘的那個固定的點就會給予食物
VI則是在這4分鐘中的每個時間點,都可能是給予食物的點
(ex:也許第一次1分鐘就給;但下一次359秒才給...)
 

 

<特徵>


小鳥只確定4分鐘之內一定會獲得食物

但是不確定是哪一刻會給

所以在每一次4分鐘裡都一樣努力的在啄啄啄...
因此每個時間間隔累積的次數是差不多的

結論:

FI中每當小鳥習慣了時間間隔之後
每個時間間隔的啄食次數就會下滑
VI因為小鳥無法得知在哪一刻會獲得食物
所以每個間隔時間的啄食次數是滿一致的
所以啄食效率:VI>FI

---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alom在診療椅上的謊言這本書提到
最難以分辨的謊言往往在諮商室中
由當事人的口中說出

諮商界有一句話
諮商師要有兩個大腦
一個從個案的角度聽個案的言語
一個構思、觀察諮商的進行



我在想最難以分辨的不真誠
會不會也在諮商室中
由心理師對當事人表達…


=====以下純屬虛構分隔線=====

Ex:


Counselor:這個星期過得好嗎?

Client:很糟,特別是這一兩天

Co:嗯哼 (點頭)

(Co的 OS:老子我心情也很糟)


Cl:最近看奧運看到中華隊的表現,心裡實在覺得很失望。特別是棒球,還輸給了大陸,不知道為什麼,看完覺得很沮喪。

Co:可以多說一點那種感覺嗎?

(OS:靠北 林北也很沮桑阿。賭台灣贏竟然會賠錢。還有,是中國!!!世界上沒有大陸這個國家)

Cl: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就覺得悶悶的,提不起勁,睡覺也睡不好,不想工作也不太想出門。

Co:似乎在看完球賽之後,你整個人陷入一種無力的沮喪感之中。

Cl:對阿,所以我想來這裡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

(OS:應該會吧,你都付錢了)

Cl:.......,我該怎麼辦

Co:這樣的無力感讓你想到什麼。

Cl:.......(沉思中),有點丟臉,剛在說的時候,甚至覺得有點生氣。

(Co OS:我也很生氣,贏4分可以飛走,幹)

Co:你在氣什麼。

Cl:我覺得對他們(中華隊)的期待被辜負了,特別是教練的調度,讓我覺得無法接受,還有還有那個什麼爛賽程,哪有休息不到三小時就比賽的(越說越氣)

Co:嗯哼。

(OS: 你說洪一中嗎? 先別氣,對手是中國,搞不好那個教練是洪一忠,你不覺得他
臉上的痣位置怪怪的嗎?真正的洪一中應該在海關的時候已經被查扣了)

Cl:還有阿,那個主審,好球帶明明有問題,12局下明明大陸應該被三振的

Co:嗯嗯,你似乎覺得對手的主場優勢,教練的調度讓這次的比賽有這樣的結果

(OS:主審應該是韓國人,只是長得像墨西哥人)

Cl:大陸是有進步啦。。。。。

(Co OS: 中國!!!!凸)

Cl:今天又輸給古巴了,不過結果我倒是比較能夠接受,跟輸給大陸比起來的話

Co:嗯,要是你是洪一中的話,你覺得你會怎麼調度

Cl:..............(長篇大論ing)............

(Co OS:鬼月的鬼打牆嗎)

Co:你的分析很特別,我心裡有個疑問是,如果最後的結果還是輸了,你會怎麼評價你自己。

(os:我忘了你剛說什麼了,趕快換一個話題)

Cl:.....(沉思中),我好像對他們太苛責了,可能我對中華隊的期待很大吧。

(Co OS:他們不過贏了中華台北,我們還有中華高雄,跟中華台中,再不行還有中華台東(紅葉棒球發源地ㄟ))

Co:你剛提到很有趣的東西,期待。能不能說說這兩個字對你來說的意義。

Cl:。。。。我到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Co:你覺得這讓你聯想起什麼。

Cl:聯想,恩,好像是被拒絕,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樣。。。。。。我好像想起什麼了。

(不小心看到時鐘的Co OS:快快快,要結束了)

Cl:你的意思是說,球賽的結果引起了我的失落嗎?

Co:嗯哼

Cl:我到沒想過這個問題

(OS:現在你想到了,鐘點費很便宜吧)

Co:時間過得很快(因為你剛剛的長篇大論= =),你要不要試試看把今天的諮商做一個摘要。

Cl:我覺得今天的諮商,讓我發現了,真正讓我焦慮的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的看法。

Co:嗯哼,還有嗎(貌似誠懇)

Cl:還有就是,我發現我對於輸贏的結果似乎太在意了,這可能跟我成長的過程有關

Co:你剛剛倒是沒有提到這個,如果可以的話,這能當我們下次討論的主題喔(貌似期待)。可以的話,把這幾天的心情記錄下來,在看看這些心情轉折的前後有什麼事件的發生
,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想法。

Cl:好

Co:現在心情怎樣

Cl:好多了,那下星期見囉

Co:OK,下週見囉

(OS:林北真是天才)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請問 人都心理需求
應該都差不多且無法揚棄吧
EX:想被尊重、想被認同、想要有歸屬感、想被愛被重視...
就如同生理那樣你不能不拉屎不吃飯
但是有些人(女生特別多)
在他們多次情傷之後 就不想再戀愛了
可是 真的是不想戀愛了嗎
我的意思是說「被愛」不是也是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嗎?
那事實上到底是?



首先我要先小小挑戰一下你的個人經驗
(只為討論而非挑個人毛病喔~)
就我個人的經驗
男女或性別對於情傷之後的復原力
不見得會有正面相關

我把情傷之後還想繼續談戀愛稱之為「復原」
影響復原的速度及強度等內部或外部的因素
統稱為復原力

舉例來說 家庭較溫暖或人際關係較好的人
「可能」在情傷中有較好的復原力
性別是否影響情傷復原力
我想是值得再商榷研究的問題
我只是想提醒最好不要輕易用個人經驗
去套用某些特質在特定性別上
很容易造成偏見 或者是性別刻板化

然後試著回答問題:

受傷之後不想再去作同樣的事
是人類正常的反應
例如車禍後有一陣子不敢再開車騎車
發表意見後被嘲笑因此不敢再發言
這是因為作某件事的不良後果大於好的後果
(對當事人而言)
所以自然會從經驗裡學到避免

以動機理論來說
這就是「避」的動機強度大於「趨」的強度的結果

我想要開車
但是車禍受傷的恐怖大於我想要開車的需求
我想要被愛
但是戀愛帶來的傷害大於我被愛的需求

以制約理論來說
「情傷經驗」使得「戀愛行為」與「傷害」連結在一起
而與「被愛的美好」的連結則是弱化了

因此被愛的需求仍然在
只是情傷者不會再想透過戀愛的方式去滿足需求

通常一段時間之後
人們便會從驚嚇中復原
或者由於受傷害記憶的消退
或者由於有更強的動機
而趨使他再去嘗試

所以說「我不想再談戀愛」的人
還是可能會再談的
他可能只是處於還沒復原的階段而已
至於某些受傷過重無法復原
或是留下強烈陰影而嚴重妨礙生活功能的情況
就可能成為創傷後症後群(PTSD)的受害者

情傷也有一般程度的情傷
跟嚴重的情傷
重複的受傷當然也會加強創傷的感受
所以說 「不想再戀愛」的人
可能是在復原期
也可能已經是PTSD
這方面則需要個別判斷

最後岔題一下
「不想再談戀愛」背後真正的意涵有可能是

「不想再談會受傷的戀愛」
「不想再談某種戀愛」
「不想再跟某種人談戀愛」

當然 很可能真心話是「不想跟你談戀愛」
也就是說 受話者被人很溫柔地拒絕了...囧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心理系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有兩門課必須一定要修
一個是社會心理學
另一個就是諮商與心理治療
因為一旦別人知道我們是心理系的學生
就會把一些心中比較過不去的事情跟我們講
希望我們能用我們的所學幫幫他們

社會心理學可以讓你從團體的觀點切入
而心理治療則可以從個人的觀點切入
有了以上兩種不同的角度
我們就可以正確的去理解一個人並且幫助他

即便你已經打定主意要走工商或認知領域
你都須具備一些助人的基本能力
不求能幫助多少人
只求能夠在身邊的家人朋友需要幫助時能即時伸出援手
而那些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就交給臨床或諮商領域的人吧
也就是說 身為一個心理系的學生

我不認為學習領域的不同可以成為拒絕助人的藉口

關於心理治療
我還有一個很大的體悟
就是把一些過去所有疑惑的事情都解決了
我還記得二年級時修過一門叫做藝術心理學的課
其中有一個部分是要記夢並試著去加以解釋
老師在課堂上拿自己的例子當示範
夢的內容是關於性的方面其中也包括一些滿隱私的部分
但我發現老師居然可以很大方的跟我們分享
其實那時候我很訝異
我想說換做是我哪敢阿
所以也不知道老師哪來的勇氣可以那麼坦露自己

後來我想想
老師可能真的是一個心理很成熟、很健康的人
因為他已經達到了完形裡頭所說的外爆了吧
那是很不容易的
也可以說他修通了他的內心
非常誠實的面對自己、非常的瞭解自己

以前心情不好的時候
常常聽見別人安慰我說

「你就想開一點嘛,換個角度想想其實也就沒事了嘛」

那時候覺得這些都是白說的
因為我心裡想

「如果我自己真的可以想開一點我根本就不會這麼難過阿,而且當事者是我又不是你們,你們說得倒是輕鬆」

不過也就在我認識了存在治療和完形治療之後
我好像突然頓悟了
因為我終於瞭解什麼叫看開一點
其實也就是書本裡所說的自我覺察
當你對自己越瞭解
就越能瞭解自身的情緒反應從何而來
當你發現一件事情其實從不同的觀點切入就會也不同的面貌
也就能更理性的看待

我覺得很多的心理問題都是對自己不瞭解所產生的
因為你不瞭解自己
所以把很多事情做外在的歸因
而一直在生氣、在失望、在憂鬱
但偏偏瞭解自己又是非常非常難的一件事
甚至很多人以為自己很瞭解自己
卻不知道自己所以為瞭解的自己是假的
是把自己不願意承認的部分壓抑下去
說服自己去相信那個假的自己
與其說他們不願意承認
不如說他們是不敢去承認吧
因為一旦承認或許就會和過去那個假的自己產生矛盾
就會和自己想要呈現在別人面前的那個自己產生矛盾
但這終究是個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其實要了解自己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
那就是使用「同理心」
其實當你使用同理心在同理別人的時候
也是給自己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因為一旦你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同時
會發現自己完全不同的一面
會發現自己以前一直以為的那個自己
其實是那麼的不同
而這麼一來我們將會成長
變得更包容、更圓融

所以經過這心理治療的洗禮之後
我也開始慢慢的開展探索自己的旅程了
我想這是我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收穫
也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獲得體悟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共事一陣子
發現同事有躁鬱症
當症狀出來時
會讓他離開現場去休息一下
如果我去陪他
是不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就好嗎?

也怕他做傻事什麼的
如果他說想哭
我要說那就哭吧?
怎樣回應比較好?
若真的哭了 就讓他一直流淚?
拿衛生紙給他會不會怪?

抱歉 我真的沒遇過
請教導我用對的方式對他

---

說實話 如果是我 我不會理他
躁鬱症只能靠吃藥控制
連美國都立法心理治療不可以用於躁鬱症了
我不覺得你陪伴他會讓他變好
或許多鼓勵他按時吃藥還比較有用一點...

---

[轉錄]PTT實業坊

 



這裡發表一下在下對躁鬱症的認知
畢竟不是專業 所以也許有錯誤的地方:

 

首先 躁鬱症是躁症跟鬱症的結合
躁症指的算是處於激發態的情況
鬱症則是憂鬱的意思

躁症跟鬱症的發作期會隨著時間有一定的規律
基本上是跟季節的轉換有關

而「躁鬱症」這個病
是治不好的
如同地中海貧血之類的遺傳性疾病
躁鬱症同樣是經由遺傳得到的
也就是說 它是基因引起的疾病
因此無法經由藥物或心理治療的方式康復
只能透過藥物加以控制病情

所以說 假使你原本是很健康的人
某陣子突然覺得很憂鬱、煩燥、不安、焦慮
或是有類似強迫症的行為

(會一直重覆一些不合理的行為
例如無論如何都要一直拼命洗手
或是即使瓶蓋已經轉緊仍然要一直轉至手流血都不停)

或是更甚者 得到了心理上的疾病
千萬不要說懷疑自己有了「躁鬱症」
因為躁鬱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
平常人不會得的
說出這樣的話只會顯得自己常識不足而已

謝謝大家~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
是指個體對於其能否完成特定表現所需能力的評估
個體的自我效能知覺
會影響個體面對問題情境及努力程度
實徵研究發現:

1.高自我效能者面對障礙、痛苦有較高的堅持毅力

2.低自我效能者容易動搖已付出的努力
 放棄堅持的決心

3.自我效能決定個體的恐懼和自我抑制
 當自我效能降低
 焦慮就會增加(Pintrich & Degrot, 1990)

自我效能是由個體過去成長經驗
及對世界的信念所慢慢累積成型的
在課業學習的情境下
學生一開始便對自己是否能有效運用其知識經驗
及技巧去從事各科課業學習的能力信念便已不同
在過程中 經由自我評價的歷程
學生的學習經驗及學習成果
都會再回饋到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中
使個體決定是否繼續學習或影響下次的學習之自我效能感

因此一旦學生之自我效能感越來越被增強
學生會越來越對自己充滿信心
相信自己是可以克服困難 忍耐挫折的
反之一旦學生之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挫折感
越來越證明它是無能力的 無法完成任務的
學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慢慢的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生活中的其他層面
甚至影響學生對自己生命或存在意義的看法
而引發更多的不適應
因此「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個體行為生活非常重要的因素。

---

[轉錄]奇摩知識+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1.)的回答:

認知心理學概略的內容
就是人類如何將外界的知覺刺激
轉換成心理表徵的訊息
讓我們進行解讀的工作

舉例來說
你看到某個人看你時皺了眉頭
在知覺上是視覺感官神經接受到訊息
動作電位送到了大腦視覺區
再轉換成心理表徵
當你意識到對方皺眉頭
進行解讀 就是認知的範疇了

可能解讀成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

  我很難看?

  我有狐臭?

等等之類比較糟糕的解讀
社心上稱內歸因

也可能是

  他肚子痛?

  他對陌生人都如此?

  他一定個性比較孤僻?

等等的 社心上稱外歸因
認知治療則是應用
主要藉由是認知的概念
意即以我們所認為的世界
對所有知覺到的訊息做解讀
可能有好有壞
應用上則是從解讀上下手
因為未必人所做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往往受到當時環境及情緒的影響
所以心理師會不斷詢問這種想法是主觀還是客觀
可能是自己這麼覺得
但實際客觀上未必如此
當我們回想某個事件或場景
那時候當下的想法
稱為「後設認知」

利用假設再次發生同樣的事件
來做認知上的調整

應用這些方式
來進行認知治療
如何讓個案能夠將自己所認知到的訊息盡量客觀地處理
如果造成心理困擾
藉由改變解讀訊息
來達到減緩或消除可能的心理困擾

以上所講的都是概略性的簡易說明
不足再請版友補充

對(2.)的回答:

這部分類似於「自我預言實現」
比較是在社會心理學上有提到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1.)的回答

這你可以用「自我效能感」作為關鍵字去查詢相關資料
儘管這個現象已經被一些實驗證實了
但我還是覺得大部分的時候
高度信心帶來的成功是因為能力使然
而非純粹的信心所致
所以我個人建議在正常的情況下
不必太刻意去學習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技巧

對(2.)的回答

你說的應該是諮商技巧中的認知療法
跟「認知心理學」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認知心理學比較主要的內容應是探討人類的認知歷程
至於認知療法就請強者補足吧 我不熟
去查查諮商相關的書也一定會提到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去年暑假後有得到焦慮症
這一年之間有做了藥物跟諮商的治療
所幸到目前為止大概已經恢復到可以正常生活了
而且在諮商期間
也得到了很多關於心理方面的知識
之後變對於心理這方面的學術
有著濃厚的興趣
但是說有興趣 也不可能去深入研究
但是還是想要作個簡單的自學
所以有下列幾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1.我知道心理學的學派中
  有一門學派叫做「認知心理學」
  好像是利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造成焦慮、緊張、生氣
  等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
  並且客觀地去理解之後
  做出適當的處理或回應
  對於這個學派我還滿有興趣的
  因為諮商的過程中
  諮商師似乎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替我治療:

  「現在假設如果你真的遇到你擔心的那件事情
    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你又該如何處理?」

  諮商師常常問我這句話
  並且告訴我 如果我把擔心的後果
  其解決方法或應變方式都想好了
  那就可以減低自己的焦慮或不安全感
  當這種經驗累積很久之後
  自然就會習慣遇到不確定的事情時
  依然可以保持著適度的放鬆
  不至於過度緊張而至焦慮
  我想請問一下
  以上的方法是屬於認知心理學的部份嗎?
  我覺得諸如此類的方法
  對於面對壓力或是緊張、不可預期之事情等
  都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想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但不知道該從何學起

2.「如果一直認定自己是可以、有能力做到某件事情
    之後這件事情的成率便會因為對自己的高度正向認定
    而提高成功率」

  這類的技巧(或是知識?)
  也是屬於「認知心理學」嗎?
  我該從何種管道學習此類的技巧(或是知識)?

大概就是以上問題
不知道那些問題的描述有沒有失當的地方
誠心地希望能在心理學或是心理學版
有學到更深一層的知識
先謝謝各位大大指教了!



呼呼 終於有機會轉錄自己的發文了
不過在下的角色還是發問者啦
接下來的二篇分別是板友甲跟板友乙的回答
大家參考看看囉

---

[轉錄]PTT實業坊
呼呼 終於有機會轉錄自己的發文了不過在下的角色還是發問者啦接下來的二篇分別是板友甲跟板友乙的回答大家參考看看囉---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omas 定理」(Thomas theorem)
It is not important whether or not the interpretation is correct --
if men define situations as real,
they are real in their consequences.

這段由在下翻譯一下
意思是說
先不管你對於某件事所作的解釋是不是正確的
只要你心中認為它是對的
結果就會趨向你所說的情況
至於下面那段沒啥重點
可以省去不看

「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Robert K. Merton (1910-2003)

Public predictions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s
are frequently not sustained precisely
because the prediction has become
a new element in the concrete situation,
thus tending to change
the initial course of developments.
Robert K. Merton

Merton, Robert K., The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of Purposive Social 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1, Issue 6, Dec. 1936, pp. 894-904.) Merton, Robert K., The Thomas theorem and the Matthew Effect (pdf) 

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最初並不成立
但人因選擇相信它而作出的行為
直接或間接地使事情發展的結果
符合預言所說的
於是「預言」「果然」成真

憂慮使我們神經緊張
浪費大量能量
使我們難以集中精神
憂慮的背後往往帶有非理性的想法
這些想法若不消除
往往會成為自我預言實現的種子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所謂的畢馬龍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
源自於希臘神話
有一個叫做畢馬龍的雕刻家
刻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像
然後他每天就想像那個雕像是個真人
每天都跟那個雕像說話
有一天 一個女神被他感動
將雕像變成真人
然後畢馬龍就跟變成人的少女在一起

後來就被引用為心理學名詞
意思是你認為的事情就會變成你所認為的那樣

遇見一件事情 先認為孩子做不到做不到
那孩子就真的會做不到
但是如果你認為孩子一定會完成
那孩子也會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
然後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完成

人本心理學者Maslow等認為
人類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
能促使個體積極進行自我成長的行動
個體將依個人成長的需求主動地學習與探索
重要人士(例如主管、老師、父母等)
對個體表達正向關懷
個體將滿足於此種關懷
並轉而以該人士的價值觀
來評價自己的經驗與選擇自己的行動
進而與該人士之價值觀與期望一致
此即所謂「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比馬龍效應係指個人的行為表現
常有受他人影響之傾向
他人期望自己如何表現
則自己的表現果然就傾向如他人所預期者
而產生比馬龍效應的原因在於
「自我預言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sy)
因此「自我預言實現」容易影響個人行為的動機
同時亦間接影響其努力程度與成效
此一概念經美國心理學家Rosental
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
故又稱羅氏效應(Rosenthal effect)

在有目的的情境中
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所預期者
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
此一現象的含意是
事先預期什麼
事後將得到些什麼
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

如:學生自認為愚笨(或經教師評定)
其學業成績將日漸低落
原因是自我預期將直接影響其動機
間接影響其努力
結果將如同其預期

教師的預期也會產生自驗預言
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
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
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
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經驗學識或偏見
而有好或壞的期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BVR
(Belief – 信念;Value – 價值 ;Rules – 規條)
信念就是自我預言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轉錄]網路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藉著五官接受外在世界的各種訊息
再經由主觀的解釋、判斷
對這些訊息產生知覺
自古以來曾有人自稱不必經由感覺器官
就可以知悉外界環境的資訊
獲得知覺經驗
這種靈異現象稱為超感知覺
亦即俗稱的「第六感」

超感知覺違反科學的原理原則
今日心理學的研究是以科學為取向
因此大多數的心理學家並不相信他的存在
不過自1940年代起
就有少數的心理學者嘗試以科學的方法
來探究超感知覺與靈力(psychokinesis,簡稱PK)
統稱為心靈學(parapsychology)

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超感知覺

超感知覺乃不必憑藉著任何感覺器官
就可以獲得知覺經驗
人類究竟有無這種能力?
是否有科學的工具來測量他?
到目前為止 科學家尚無法答覆這些問題
因為這些能力涉及宗教靈界的範疇
超越科學研究的領域
古今中外 不分國別、種族及宗教信仰
不乏相信靈異的現象者
因此 卜卦、求神、相命、通靈、收驚、風水、流年、扶乩、擇日
命名、印相、星相、酬神、沖煞、祈禱等活動時有所聞
但是這些活動普遍缺乏科學證據

超感知覺可分為心電感應、靈視力及先知等三類

茲簡要說明如下:

(一)心電感應

心電感應(telepathy)是指兩個人之間
不必藉任何溝通工具或溝通媒介
(譬如語言、表情、文字、動作)
就能彼此傳達新思意念的過程
因此又稱為傳心術
例如有兩個人接受心電感應實驗
實驗時請其中一名受試者進入一個房間
實驗者先將一副全新撲克牌徹底洗牌
然後置於桌面上
請這名受試者從中隨機抽取一張後
將所抽取的牌面圖案
以心思意念傳送到另一個房間的受試者
再由心電接收者選出一張牌
實驗者將這兩人所選擇圖案加以比對
假如這兩個人在多次實驗中所選取的撲克牌
兩者相符合的程度超越巧合的機率
而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即可據以推論他們之間確實有心電感應的現象

(二)靈視力

靈視力(clairvoyance)俗稱千里眼
是一種能看見視線所不能到達的能力
例如一個人在百貨公司購物時
「看見」親戚到他家拜訪
又如未開啟信封就能「看到」信件的內容

(三)先知

先知(precognition)是指事件未發生之前
就有預先知悉的能力
例如大地震未發生之前
就能預知何時會發生
又如某一國家總統未遇刺之前
就預先知道何時會發生這件事

二、靈力

靈力是一種身體不接觸物體
只憑意志力就可移動或使物體發生變化的能力
中國功夫中的氣功
大概就是一種靈力
例如在一定距離內
只憑氣功就可以使紙張起火燃燒
又如單憑意志力就可以使雞蛋破裂

三、有關超感知覺的研究

根據蘭迪(Randi, 1980)的研究
曾有一名自稱具有超感知覺者
名叫葛勒(Uri Geller)
他確實能每次正確猜中盒內一顆滾動後停止下來的骰子
正面出現的數字
因此宣稱自己的能力是來自其他宇宙
後來學者研究發現
葛勒的能力只不過是高明的魔術手法
因為放置骰子的盒子
假如由別人搖晃之後
他就猜不準骰子正面出現的點數
不過有一些超感知覺的學者認為
一個人在完全放鬆或其感覺刺激被剝奪之後
容易產生超感知覺的現象

沙堅特(Sargent, 1987)曾做一項心電感應的實驗
將一名受試者兩眼各以半個乒乓球及貼布蓋住
讓他平躺在床上
此時另外一名受試者由其他房間傳達27張圖片中
連續4張的意念
實驗者由單面鏡可以聽見以及紀錄躺臥者所說的話語
沙堅特以這個方法做了幾對受試者
結果都相當成功
但是有一些心理學家如詹森(Jenson)
尼可爾(Nickell)、亞寇克(Alcock)等人
再根據沙堅特的方法
以較嚴謹的程序進行實驗
卻都無法得到相同的結果
因此超感知覺現象在心理學界仍有不少爭論
換言之 到目前為止
尚有不少心理學家無法相信人類具有知覺的神奇能力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緊張的問題 有少數人是可以不被影響的
但也有人能善用緊張
使自己更專注 表現得更好

對於會被緊張負面影響到的人而言
可以明白緊張是無效率的而能直接放下的人不多
(能這樣老早就不緊張了)

不妨試試除了「只」靜心、放輕鬆、打坐
等類似方法之外的另一條路

緊張 是得失心
是把重要考試看得太嚴重等等心態所引起的
也可能是因為自己以往的考試成績起起伏伏
故對不預期的成績感到不安
無論成因為何
都將指向結果的「不確定」
結果的「不確定」是造成緊張的最大主因
倘若我已知道我以後就是「註定」會唸某校系
那我還會緊張嗎?不會
就算是唸到一個距我預期很遠的校系
我會緊張嗎?
會失望 但不會緊張

故若能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一些「不確定」
就可以不那麼緊張了

因為知道自己容易緊張
那就多練習一些模擬考題
多努力一點把內容讀得更熟

讓自己在緊張、腦筋一片空白
失眠、頭痛等等的狀態下
還是能維持一定水準

你便會知道 緊張還是可以控制的
因為「不確定」被限縮在合理範圍內

越是緊張之時
越是緊張到唸不下書、心悸等等
越是學習控制緊張的好機會

當越來越能夠與緊張相處
經驗越來越豐富之際
自然便能慢慢放下緊張了

因為將逐漸體會到一個關鍵的事實:

緊張是無效率的

再進一步
甚至能適時營造一些「緊張」讓自己表現地更好

這是另一個階段了
採用一些靜心的方法
在很緊張的時候打坐、冥想
其實邏輯還是不離以上所說

對治不安的心 讓心靜下來後

「還是得繼續唸書才會進步」

順便一提
靜心的方法平常就要練習
功效才會大!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項權威的心理學研究顯示
正面思考的人
不論薪資與健康
都比負面思考的人來得好
在這個挫折叢生的年代
你必須學會正面思考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樂觀不夠 悲觀不愁
你需要的是正面思考的威力

2005年
英國劍橋大學首度成立正面思考研究中心
在美國擁有百年歷史的哈佛大學
也於去年首度開設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課程
正向心理學成為21世紀的顯學
原因在於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
外在環境越來越差

對抗挫折
已成為全球最熱的議題。

西元2000年
「正向心理學」被首度提出
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
點出「正面思考」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
短短6年內
相關期刊論文超過2萬篇
並在全球的學界、教育界、企業界掀起一股熱潮

何謂正面思考?
它指的是
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
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
並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戰
反之 負面思考就是一遇到挫折
人們就被負面情緒打敗
而責怪自己、環境
最後選擇退縮、放棄或報復

例如 趕不上公車時
負面思考者的第一反應是
「為何我會這麼慢到」、「公車為何開這麼快」,
怪罪自己或環境
做出「那不去上班了」的決定
然正面思考的人卻思索:
那現在該找替代方案
「坐計程車」、「告訴對方自己會晚點到」
繼續完成計畫

美國賓州大學教授塞格利曼
也是首度提出正向心理學的權威
發表了一份長期研究
他從美國大都會人壽的15,000名員工中
篩選出1,100名做為觀察對象
對其進行5年長期追蹤後發現
正面思考的經紀人業績
比負面思考的人高出88%
而負面思考者離職率是樂觀者的3倍
然而 你會問
正面思考有什麼難?
事實上 正面思考並不容易

從心理學實證方面
「激勵理論」的學者寇菲研究指出
當人們遇到挫折時
高達9成以上的人會選擇5種反應:
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
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於10%。
一般來說
樂觀者的思考路徑比較問題解決導向
容易正面思考
悲觀者則較易淪為負面思考
尤其若不自知形成思考慣性
負面思考程度將越來越嚴重
甚至引發憂鬱症

越來越多的實證顯示
不論是兒童、集中營的倖存者
或是東山再起的公司
正面思考的復原力是可以學習的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

其中主要的關鍵在於
更改自己的「負面腳本」
透過臨床心理學常用的ABCDE原則
將負面人生轉為正面向日葵

負面思考的人
都會從不愉快的事件中感受到無助
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況
因此形成負面腳本的信仰
他們認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
到最後都會是壞的後果
久而久之 他就失去對事件的理性判斷
而用負面腳本做成負面決策
但這時候只要在思考路徑裡加入兩個步驟
分別是反駁與激勵
就可以將負面轉成正面思考

反駁意指
對自己預設的負面腳本、負面決策進行反駁
激勵則指
強化自己轉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量
例如前例公車開走
我因怪罪自己
索性不去上班
這時對於負面情緒就要提出反駁
(心裡的另一個聲音)
提醒自己無法解決問題
應該要想別的方法
例如坐計程車
最後還要鼓勵自己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透過不斷練習
就能在遇到挫折時
將負面思考轉向正面感激

由負轉正 這件事難度很高
《哈佛商業評論》在「如何激發復原力?」
一文中就點出
正面思考能力強的人
有3種特質:

1.能夠坦然面對現實
2.擁有深信「生命有其意義」價值觀
3.即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

而天生不具上述特質的人
就需要不斷的演練ABCDE法則
將其內化為習慣
這需要紀律、友人與親人的鼓勵

然而有個迷思亟需被打破:

「樂觀者就是正面思考,悲觀者則是負面思考,而且正面思考是無法學習的。」

事實上 樂觀者若樂觀過度
凡事以為天絕對不會塌下來
根本不去解決問題 這也屬於負面思考

換言之 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
以致不去解決問題
都是負面思考

但悲觀者就一定會被挫折擊敗
無法成功嗎?
答案是否定的
若你悲觀
卻擁有解決問題的企圖心與方法
你就是正面思考者
或是「防衛型的悲觀」
擁有這種特質的人
當遇到挫折時
會「想到最壞的情況,並思索如何解決」
他們雖然不同於樂觀的人
但也會在職場上有良好表現
而其與悲觀者最大的不同
就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動力

一個企業需要樂觀者
同樣的也需要悲觀者
塞格利曼指出
像業務、行銷創意人員最好是樂觀特質擔任
但財務長、研發人員最好是稍微悲觀的人來擔任比較好
事實上不止學界
連企業界也開始重視正面思考
他們希望工作的員工都能學當「向日葵」
隨著企業科層組織規模急速擴張
培養正面思考的解決能力更顯重要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anax - (zannaks)
發音應該是這樣發的吧

去年的7/19
是我第一天去重陽倉上班的日子
也從此展開了我跟驚驚的宿命對決

Xanax是一顆很神奇的粉紅色小藥丸
即使不用喝水 只要一小部份口水的量
便可以把它吞下肚
吃了之後 在短短五~十分鐘內
就會從驚驚變成anti驚驚
然後就開始睡覺

神奇的是 每次吃完這顆藥之後
夢裡面總是會出現那些令我恐懼的情景
不吃的時候會發作
吃了又會夢見那些可怕的東西
剛開始治療的那段時間
現在想起來 還真的是要人命

打球打到一半覺得不對勁
就要馬上嗑上一顆
然後就開始無精打采...
沒精神到鳥人都無言了

上課的時候覺得不對勁
也要馬上嗑上一顆
然後就開始打瞌睡...
睡到蔡老大都無言了
直接把我叫起來



後來病情雖然逐漸好轉
為了以防萬一
還是留下了當時多餘的藥丸
就怕哪天又發作了
卻又憑自身能力無法控制時
可以藉助這顆藥丸的力量暫時度過危險期



一年了 真快
當初的二個月 真的是度日如年
每天都在想著同樣的問題
什麼時候今天會結束
什麼時候這禮拜會結束
什麼時候暑假會結束



一年後的今天
我想我是成功了
原本以為要花上二、三年才能治好的病
結果竟然一年就結束了
取而代之的
是更了解自己的自己

前幾天 終於下定決心
把那些神奇的小藥丸們給丟了
我想 憑著現在的身懷絕技
要能夠控制驚驚化的我
雖沒有十足的把握
但至少也有八成的信心

當初竟然還有著

  即使一輩子都要靠著藥物也沒關係

如此的怪異想法
也曾經在那段時間幹了很多蠢事
現在想起來嘛...



其實還挺有趣的...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文說到一個襯職的心理師在進行心理衡鑑時
在我所受的訓練及有限的了解中應該是:

「(1)在一個明確的架構下,(2)可以適當地應用心理學的知識與方法,(3)不斷以辨證的方式來澄清資料與假設間的關係,然後回應醫師所提出的臨床問題。」

所以這邊牽涉到幾個概念
第一個便是明確的架構
第二個是應用心理學的知識與方法
再來就是辨證與澄清資料與假設間的關係
我們可以一個一個來看看這些變項的內涵所指陳的為何

礙於精神科疾病的病理未知性與多樣性
因此絕大多數的疾病診斷都是以症狀學作為診斷的基礎
(所以有時候精神科醫師也會被同行嘲諷knownothing and do nothing,外科則是know nothing but do everything、內科則是know everything but do nothing…)

而DSM-IV就是臨床診斷的主要架構(或是ICD-10)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考DSM-IV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以精神疾病為例
當今天一個病患經過醫師轉介過來
因為懷疑他有精神疾病
但是就是不知道可能是哪種精神疾病時
心理師首先要找出這個病患是否具有下列核心症狀:妄想、幻覺、思考障礙、怪異行為

這四項是構成診斷精神病的核心症狀
因此當在衡鑑過程中若發現個案呈現疑似上述症狀時

(比如說個案對著椅子比劃十字架口中念念有詞後才坐下,又或是對心理師表示自己是玄天上帝九龍神女的十九世弟子,這次住院是為了超渡凡間一切苦難而來,甚至他可能會當場在衡鑑室中面對你開始將身上的衣服全部脫掉,並在你瞠目結舌的當下,開始焦躁不安地默唸大悲咒等等 )

心理師這時候除了必須將張大的嘴巴合起來
強裝鎮定專業 並且找尋逃跑路線外
腦海中也要開始一系列的資料蒐集與排除的過程
首先必須問的就是這到底是不是精神症狀?
還是僅只是宗教信仰?還是他只是想搞我!(躺著也中槍)

再來就是這症狀是否可能為醫學狀況所引起
(有沒有腦傷?其他內外科疾病,通常這是醫師便會先行排除)
是否可能為藥物濫用所引起(這是很棘手但是必須要澄清的問題)
在這些可能性都排除後
接下來便是思考在精神病的範圍下
他還有三個可能性的診斷
分別是精神病(急性期精神病、類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再來是情感性精神分裂症
最後是情感性疾患伴隨精神症狀
每一種疾病診斷的納入排除條款都不一樣
( 詳情請見DSM-IV附錄A部分,非常好用!!!)
因此若對於架構不明確
我們常常便會見樹不見林

我聽過一段對話
充分的說明了人們如何一知半解的錯誤應用診斷條件而妄加定論:

某SP_師A:「我覺得那個某某某應該是自閉症唷!!(語氣肯定)」

某SP_師B:「是喔,怎麼說呢?」

某SP_師A:「因為他經過我旁邊的時候眼睛都沒有看我,然後在資源教室裡面,人家都用走的,偏偏他老是用跑的耶……很怪吧!!!所以他應該是自閉症唷!!(得意)」

某SP_師B:「………那DSM你來寫就好了咩…(攤)」

按照某A的邏輯
那我在指導教授面前時
幾乎一直都是處在自閉症的狀態...

前面說到妄想、幻覺、思考障礙等等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狀
在這邊心理師必須對於這些臨床上的term有確實的了解
並不是說病患跟你說他不斷聽到有人在耳邊跟他說話就代表這是幻聽
詳細內容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Fish‘s Psychopathology (2nd edn). John Wright & Sons.(孔繁鐘譯(1992): 精神醫學之症狀與病徵, 合記)

說到這個 我記得在我以前上班的時候
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
那時有一位離職將近兩年多的護士
她有天在下班時間後恰巧途經這家醫院
於是就上去病房看看以前的老同事
而有位住院很久的病人也認識這位護士
於是很愉快的跟她聊了幾句
而大小夜護士交班時並沒有轉告離職同事來訪的事情
然後隔天醫師看診時:

病友:「醫師醫師!我昨天晚上看到那個XXX(離職護士)了耶!他跟我聊天聊了好久說~」

醫師:「……嗯恩,所以你有看到她,也有聽到她跟你說話?」

病友:「對呀對呀!!!我們聊了很多,她就站在護理站裡面跟我說話…」

醫師:「嗯,這樣呀……(噗)」

於是醫師在病歷上寫下該病患出現幻聽、幻視症狀並決定加藥治療

病友:「e04!……」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版主的招喚
因此很冒昧的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交流
這些心得都是我在很有限的經驗當中所得到的一點點具體的看法
希望能夠多多給予指教唷~謝謝~

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kiakia53

內容

在醫院中的臨床心理師
依功能分可以分為幾個領域

1.心理衡鑑(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

2.心理治療

3.學術研究

4.行政事務

5.八卦其他

由於許多資料還待整理
因此先提供我對衡鑑的認識跟大家分享
文章有點長 按END會看比較快

所謂衡鑑(assessment)
指的是利用相關心理評量工具或方法
收集資料後整合並分析目前個案的心理狀態 行為特性及相關特質
換句話說 衡鑑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
由醫師提出問題 而由心理師來試圖來回答、解決
要回答的問題通常包括個案的認知功能、人格特質、情緒狀態
人際關係、智力功能、協助鑑別診斷等
心理師可以利用觀察、晤談及心理測驗的使用來回答這些問題

既然是心理衡鑑
當然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將所蒐集到的現象作一有意義的解釋
因此 如何應用心理學的背景知識
來回答醫師的問題就變的格外重要


舉例來說:

資淺醫師:「心理師!拜託拜託幫忙一下,這個小朋友請你幫我評估一下,他是不是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心理師:「好~交給我!(煙)」。

於是心理師與個案進入會談室
既然要知道個案是不是ADHD
當然就要先知道什麼是ADHD
在DSM-IV中對ADHD的診斷條件是什麼
以及相關的人口背景變項
不然很容易變成下面的對話:

心理師:「………你覺得你是過動兒嗎?? ………(默)」

小羅莉:「………我媽媽說我都不聽話………(轉筆)」

心理師:「………嗯嗯,那你應該就是過動兒了……」

小羅莉:「有這麼簡單!!!??」(摔筆)

但是就算知道了DSM-IV上的診斷條件
可是這個醫師也知道呀
就算醫師不知道,他也可以查書呀!
那這樣我ㄧ個月花幾萬元聘你心理師做什麼?
在旁邊幫忙煽風附和倒茶嗎?

當然不是!

一個醫師的門診通常是半天要看50~90個人次的病患
一個人平均5~10分鐘的時間
你能期望他可以在這五分鐘裏面搜集到多少客觀有用的資訊來幫助他下診斷呢?
(關於看診時間短暫,並不是醫師個人的問題,這背後牽扯更多其他複雜的因素在內)

所以心理師就是從心理學的方式
來評估ADHD的心理病理機制、認知功能特性/缺損
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社會心理因素
導致個案呈現與ADHD相似的外在行為特徵等可能性思考起
慢慢逐步去澄清 逐一排除掉的

因此心理師會針對父母、師長進行資料蒐集
跟個案訪談 實施魏氏智力測驗(WISC)等等
這些都是來試圖回答個案到底是不是ADHD的患者
在蒐集到了上述資料後
就要開始進行資料比對的工作
這個過程中我們稱為排除法(Rule out)
也就是將所有可能導致案主疑似ADHD的原因逐一排除
包括社會、家庭、心理的
等到所有可以合理解釋個案目前行為的原因都被排除到無法再排除
只剩下ADHD的這個診斷暫時為相對合理的解釋時
我們才能合理的懷疑這個病患可能是ADHD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思考過程,容之後有機會在敘述)

比如說 小朋友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智力的因素
導致他的過動與不專心行為呢?
這是有可能的
因為一個太聰明或是太笨的小孩都可能因為無法從課堂中受惠而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
那我們就很難完全確定他是ADHD

而一個在進了小學升上小二之後才開始出現過動分心現象的小朋友
我們也會合理的懷疑這真的是ADHD嗎?
流行病學告訴我們ADHD在3~7歲便已經會有很明顯的徵候出現
甚至她可能是因為讀了強調自主學習的蒙特梭利幼稚園
而難以適應小學那種團體規範而出現暫時性的偏態行為
又或者是從小爸媽採取完全放任的超開民教育
小朋友完全學不到任何規範
以致於出現許多課堂上的干擾行為
若心理師知道這些那ADHD似乎就不是他目前行為最合理的解釋
而這些也都是心理師要去逐一排除的資訊

上面舉這個例子
實在只是因為他是眾多臨床衡鑑問題中最小的一個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一個臨床心理師
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心理病理學的知識
(Ex:ADHD、Autism、depression等等又都是不一樣的心理病理機制)
心理測驗工具的特性與限制
(否則就會出現用WISC對一個20歲成人施測的現象,對照十五歲的常模,然後訝異的發現眼前這個拿了十五年殘障手冊的病友竟是個絕世天才)
訪談技巧等等
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小到大
只要遇到考試前夕都會有很大的壓力
每天緊張兮兮的  腦中開始胡思亂想
有些平常不太容易出現的想法總會冒出來
這些想法都是負面的  夾雜一些被害妄想
但是真的被這些小人搞過
越想越害怕緊張  對於他們以前的行徑也越想越氣憤
但在現實上也跟這些人還是表面朋友
在這些思想出現後  回到現實會很想跟這些人絕交或者報復
不相干人等會覺得這時的我很難搞 情緒波動很大
大學聯考以後的考試  讀書時總會被這些想法干擾
不曉得是不是心理疾病  但平常的時候我很正常  跟大家相處蠻愉快的
有人遇過同樣的狀況嗎?



關於心理負面訊息這方面
我之前有參加過團康活動
是每個人輪流吞火
舉辦人已經事先詳細解說過
根據科學原理
火在短時間內吞入嘴巴內 並迅速關閉
裡面的極少量空氣使火會馬上熄滅
不會對嘴巴造成傷害

因為隊伍排很長
所以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一件事情
恐懼的可怕不在於將要遭遇的大事
而是在過程中
經過你的想像力不斷擴充出來的恐懼

It is the key point.

如何訓練自己的spirit精準的定位在該放置思考能量的地方
就是情緒調整及成功的關鍵
當我把心思放在隊友們 吞火-> 沒事
不斷的把spirit放在這上面
恐懼消失了
如果你把你的心思意念放在
萬一火燒到我怎麼辦
在這排隊的過程中勢必得在恐懼中痛苦煎熬
而且有趣的是 你也真的會很容易被燒到
這就是《秘密》這本書提到的法則
學會控制你的心思意念到正面的方向
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機率
就算失敗或失算又如何
至少你過了個美好的過程

---

[轉錄]PTT實業坊

aries4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